媒体称同类眼镜产品冠名进口后价差达千元

2012年11月06日10:54  山东卫视

  山东卫视《调查》:聚焦眼镜市场的“新概念”

  眼镜对于近视一族来说,可以说是生活必需品。可是近些年来,价格不断上蹿的眼镜价格却让人们有些“伤不起”,动辄数百,好点儿就上千,尤其是冠上“进口名牌”、“钛原料”、“树脂超薄”这些名头后,眼镜的价格就更是不菲了。一副眼镜真的值这些钱吗?

  长春市民王大千至今还戴着几年前配的近视眼镜,他也想重新配一副,但标签上的价格让他迅速打消了这个念头。几年前配的眼镜不过300多块,而如今价格标签上几乎全是1000朝上。王大千打趣说,一路攀升的眼镜价格成了他坚决防止度数上涨的“原动力”。

  王大千月薪3000多元,配一副眼镜要花掉他工资的三分之一。而对于很多零收入的学生来说,这笔钱就更让他们心疼了。

  吉林大学的学生郭亚唯一今年上大三,由于课业繁重,每年近视度数还会上涨一些,为了省点钱,她宁愿选择戴隐形眼镜,因为一副隐形眼镜的价格不过两三百。身边有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即使眼睛近视的度数有变化了,也选择凑合着用,一直到实在不能用了才换。

  记者在采访中频频听到的一个词就是“贵”,从白领到学生,不少人都觉得现在的眼镜价格过高。记者随机走进一家眼镜店,一副普通的眼镜最低价格是1000多,而所谓的功能性眼镜要卖到2000元左右。记者选了一副普通的眼镜,1298元的眼镜框加上620元的镜片,总价是1918元。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即使是同品牌同款式的眼镜,在不同的店里也会有数百元的差价,看起来差不多的眼镜,如果被冠上进口的标牌,与同类产品的价差可达上千元。

  在位于上海青云路的眼镜市场,记者看到品牌眼镜店里动辄五六百元的镜框,这里只需要一两百元就能买到。记者拿出一副之前在某品牌眼镜店购买的近视眼镜询问,同样款式的镜框加上同样度数的镜片,差价在3倍左右。同样的眼镜,价格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某眼镜经营者告诉记者,在一副眼镜的售价中,眼镜本身的成本最多也就占3成多,而品牌眼镜店的高昂房租以及人力成本自然会水涨船高地抬高眼镜售价。

  据了解,各个品牌的眼镜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总代理,总代理加价30%到40%左右,再分给分销商,分销商在原来基础上加价40%左右,再给门店,最终到了消费者手里的时候,眼镜的价格已经翻了几番。

  眼镜行业的“水”很深。以法国著名镜片品牌依视路为例,一个牌子下,有进口的、国内代工的、还有假冒的,消费者面对从几千元到百十元不等的价格,往往难以分辨。

  另外,在眼镜市场,“钛”这个概念被炒得很热。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架,只要说是含“钛”,其售价就会水涨船高。

  “纯钛”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采访中,销售人员给出的解释五花八门,有的一口咬定“100%含钛量”,有的称“接近100%含钛量”但具体数值不清楚,还有的回答十分含糊。

  除了“钛”这个概念以外,砸不破的太空镜片、稀有航空材料制作的镜架、远近都能看的傻瓜镜片、开车人士专用眼镜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鲜“卖点”,究竟有多少实际功能呢?

  目前,眼镜架有板材、TR90、钛合金、纯钛、合金、生物钢等,其中纯钛和生物钢的价格高一些,但即便如此,一副眼镜架成本都不可能达到100元。而普通眼镜架的成本则只有十几元,眼镜片也是如此,折射率高的眼镜片则需要进口材料,即便如此价格也只有百元左右。

  业内人士坦言,面对眼镜市场各式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消费者需要睁大眼睛,不少概念其实不过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事实上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功效究竟如何。在中国眼镜协会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页面上仅仅显示了生产许可证和标准,但眼镜价格方面并没有明确标准,这也加剧了眼镜行业定价的混乱。

  视力无小事,去便宜的地方配眼镜,怕质量不过关,而去知名大店和医院吧,价格也随着就上去了,但是谁又能告诉消费者,这笔钱花得值不值,贵得有没有道理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5至59岁人群中约有75%需要视力矫正,面对这个庞大的基数,只有一个健全的市场才能保证安全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加强市场监督,杜绝行业乱象,才能让眼镜有符合消费者利益的“度数”。

(编辑:SN056)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寒潮雨雪袭击北方多地 北京雨雪将持续
  • 体育亚青赛国青连败出局 连续4届无缘世青赛
  • 娱乐暮光情侣和好后首度亮相全程热聊(图)
  • 财经油价周五或迎下调窗口 批发价提前跳水
  • 科技小米MIUI试水内置收费遭用户抵制
  • 博客博主实拍北京暴雪(图) 两元钱火车票真相
  • 读书中国历史上斩首日寇最多的将领
  • 教育教育现状堪忧 2012中国教育盛典启动
  • 育儿男童洗澡爱盯浴霸两月后失明